《陕北古代史记略》(上下册)2008年

 

《陕北古代史记略》(上下册)2008年

祁玉江
上世纪80年代,我与周国祥同志曾在延安地区农口系统工作。他在地委研
究室,我在地区农委。由于都是搞农业农村工作的,彼此接触和往来得相对多一
些。后来,国祥兄被组织提拔重用到洛川县当了副县长,从县上回来后又被安排到
延安市统计局供职;而我却下到宝塔区工作。从此,相互接触得少了,但对他的一
些情况还是略知一二的。两年前,听人说他正在编纂一部有关陕北古代史的书时,
先感到惊讶,后又感到欣慰。因为它填补了陕北古代史的一个空白。今天,当国祥
兄把这部四编、长达80万字的《陕北古代史纪略》书稿摆放在我的案头并嘱我作
序时,欣喜之情难以言表。作为国祥多年的老友,我首先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祝
贺他能在退休之年完成这样一部著作;而身为一个陕北人,我更为这样一部著作终
于得以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整理并奉献给陕北的父老乡亲们,感到由衷的庆幸。说
实在的,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我都没有资格给这部书作序。但是,看到国祥兄是那
样真诚,一时又难以推辞,只得“奉命”写点感想和体会。
陕北黄土高原是一块特殊的地域,它的历史浩瀚而深邃。距今5000年
前,生于斯葬于斯的轩辕黄帝在此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使其成为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尔后,2000余年的封建统治,却使得陕北一度陷入中原封建王朝
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开展民族拉锯战的沼泽之中而不能自拔,以致后来
有“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定论。然而,正是这样一块“焦土”,竟能够在上
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被一代伟人毛泽东慧眼识珠,作为中
国革命的大本营,肩负起民族再造的重任。这其中究竟有哪些历史的必然因
素需要我们后人史海钩沉,向历史的深处进一步去探寻答案?遗憾的是,我们
的史学家大都只将目光停留在陕北近、现代革命史上,而对此缺乏深入的研

究,甚至缺乏用以支撑这类研究的系统的历史资料。
我们经常提说陕北,其实,陕北一词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划范畴中的地名概
念。它的被人称道,更多的则是缘于这一地域的特殊性,以及历史上农耕文化
与游牧文化在此长期冲突、交融产生出的奇异的地域文化——陕北大文化。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现今陕北分为3市26个县(区)。正因为陕北一直不是
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区域,陕北各县(区)历代修志又都各自为阵,整个陕北便
从不曾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历史,更不要说能有一部陕北古代史。而事
实上,同属陕北的3市26县(区)始终是一个纽带,因地理与历史的渊源,它
们在各方面都有着太多的一体性和关联性。如果我们不以陕北这个大概念来
统领,至少,陕北大文化便难能以整体而强势的文化景观昭示于世并不断发扬
光大。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首先须深入历史,在历史中寻找链接。
国祥兄编纂的这部《陕北古代史纪略》,于此正体现出它最重要的意义与
价值所在,它填补了陕北史学的一大空白,是一部在大陕北概念下的陕北各县
(区)古代历史的集大成之作,内容涉及上起远古下至清末,陕北各个历史时
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著名历史人物与历史文化遗址等,可谓
包罗万象。国祥兄不是历史学家,却能以一个历史学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为
完成这部著作,他翻阅了大量有关陕北古代历史方面的书籍资料,行程两万多
公里,实地考察了陕北几乎所有重要的历史遗址,前后历时六载,数易其稿,可
见其治史之严谨与勤勉。在这部著作中,国祥兄自始至终都能将陕北历史置
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来观照和考证,且每每能有自己独到的发现与
见解,又可见其对历史理解之深刻与把握之准确。可以说,《陕北古代史纪
略》是一部值得信任的史书。
史书的意义在于能够深化人们对客观历史进程的理解和认识,把握历史
的规律和未来,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现实的历史创造活动。因此,我们一方面
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尤其是陕北人,关注和参与陕北古代历史文化的发掘与研
究,使陕北古代史的整理不断趋于完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希望这一工
作能够真正有益于陕北未来的发展。
2008年5月1日夜于志丹寝室
(祁玉江 中共志丹县委书记)

欢迎关注「榆林记忆」微信公众号,咱榆林地方书籍原文电子书为您及时送达!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陕北古代史记略》(上册).pdf」,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在线查看,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链接:https://pan.quark.cn/s/6c483679254e
提取码:Ba97

《陕北古代史记略》(上下册)2008年: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