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中学校史》2013年

《榆林中学校史》2013年

万年处爷
榆林中学110岁了!
可喜,可贺,可敬,可嘉!
《榆林中学校史》沉甸甸地摆在案头。
一部榆中成长史,是陕北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一部榆中‘ 彳西教
育史上熠熠生辉的一页。
110年,历经满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在跨越世纪的历史达 ,I;,丨前行,
与时倶进,名满“天下”。六万多榆中学子扎根榆林,无愧当地经济社:犮展1),脊梁。
榆中学子遍布神州,成为祖国各条战线的骨干。仅在西安工作的历届校友就达一万多人;
数千榆中学子进入了以北大、清华、复旦、浙大、人大为代表的全国名校,百多人进入
以哈佛、牛津为代表的世界名校。
榆林中学英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以刘志丹、谢子长、高岗、李子洲、刘澜涛为
代表的一批革命家;走出了以闫揆要、杜聿明为代表的一批军事家;走出了以高景德、
马晓龙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走出了以杜斌丞、王森然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走出了一
批以柳青为代表的作家,一批以马健翔为代表的戏剧家,一批以民国报业第一人张季鸾
为代表的新闻出版家。由榆中学子组成的英雄谱光照中华。
榆中是陕北教育的摇篮,为陕北教育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上世纪初期到中叶,
延安中学、米脂中学的多任校长,绥德师范、榆林工业职业中学的校长,陕北各县高小
的校长及其教师多出自这里。不仅如此,她教育济世的情怀、革新教育的理念、传道、
授业、解惑的方法……也都如影随行,润物无声地融入了陕北大地。她的影响甚至及于
全省,为陕西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榆中是陕北文化的摇篮。在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
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榆中功不可没。一般说来,对精神文化的自觉往往是富足之后。
难能可贵的,便是在贫弱中,先觉者对文化的坚守,对社会民生的关切,对家国民族的
守望。百多年前的榆林,交通不便,封闭落后。是榆林中学擎起教育的大旗,登高望远,
上下求索,以文化人,以特有的情怀与责任,深耕细作,用思想启蒙、用文化滋润这片
土地。榆林中学一路走来,心怀大义,独树高帜,引领潮流,高扬正气,忧国忧民,不
畏困难,力促进步,奋发向上。大约正是基于此,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一批批榆中
学子从这里出发,走进黄埔、走进北大、走进延安、走进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榆出是陕北文明的摇篮,不信鬼神,但求真理。作为一直以来区域性的思想高地、
文叨 4用盾守旧,坚持广揽进步人士,扮演精神先行者的角色,直面现实,标新
VIV :.:徹文明火种,为陕北文明的启蒙与再造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榆中学子
改火 质,是陕北文明在实践中的最好诠释。
,:!:革命的摇篮。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魏野畴、李子洲、呼延震东在
破中. 姑丨“共进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新文化,影响和造就了一大
批陕北.:尤驱人物,从此,革命火种从这里走向陕甘大地。榆中学子举起义旗推动
陕北革命,绝不是偶然的。根深必然叶茂!榆中学子义无反顾地投入北伐战争、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他们有的成长为抗日名将,有的成长为新中国的高级将领。在创建新中
国的艰苦卓绝斗争中,榆中学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育为人奠基,教育为社会奠基,教育为一个地区的发展奠基,教育支撑起一个
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榆林中学当之无愧!
母校110岁了!
成就可喜,成果可贺,老师可敬,学子可嘉!
百年风雨,百年沧桑!百年风华,百年辉煌!
回首历史,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我们由衷地感激母校!
回首历史,我们向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榆中老师们深深地致敬!
回首历史,我们深感有责任加倍努力,勤奋工作,把母校的精神发扬光大!
作为榆中一名七十年代的毕业生,能为校史作序,是母校的信任,却之不恭,感
言如上。
是为序。
薛保勤
2013年8月30

欢迎关注「榆林记忆」微信公众号,咱榆林地方书籍原文电子书为您及时送达!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榆林中学校史》2013版.pdf」,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在线查看,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链接:https://pan.quark.cn/s/6333a9bf9065
提取码:eZ2X

《榆林中学校史》2013年: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